1927年2月生于安徽庐江。少年时求学于国立第三中学及南京市立第一中学,1949年到台湾,服务于实践学社,公余之时研习经史哲学。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方东美先生、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及佛学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学习佛法13年。熟通佛教各派经论及儒、道、基督、伊斯兰等其它宗教学说。[详细]
首倡“佛教”正名为“佛陀教育”。指出大乘教学方针在彻底破除迷信,启发真智,使能明辨真、妄、正、邪、是、非、善、恶、利、害,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人生宇宙观,才能圆满达成解决众生一切苦难,获得真实永恒幸福的教育目标。[详细]
过去十年,法师在中国所设立的华藏奖学金、孝廉奖学金,帮助莘莘学子完成学业。近年来,法师不仅资助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及昆士兰大学的多元文化和平工作,并提供南昆士兰大学奖学金。[详细]
法师曾任台北圆山临济寺书记,十普寺三藏学院教师,南普陀佛学院教师,中国佛教会设计委员,弘法委员,东方佛教学院学教授兼教务主任,松山寺大专佛学讲座讲师,中国内学院院长,中国文化学院教授等,法师于海内外倡导促进成立“净宗学会”,提倡专修净业,专弘净宗。 [详细]
2003年11月,法师应印尼副总统罕扎哈兹之邀至该国进行首次访问,会见前总统瓦西德长老以及政府各部首长及宗教代表;谈话中,再三强调应重视弘扬宗教教育。[详细]
1、人才是佛教发展的保证:净空老法师对于这个成果非常认同和赞叹;2、创办“弘法人才培训班”:在一定层次上改善了佛教界说法人才奇缺的困境;3、开办“华严班”;4、筹办“佛陀教育学院”。 [详细]
1、成立佛陀教育基金会:以赠送经书及佛教音像制品、举办佛学讲座、捐助奖学金等为主要弘法方式。2、佛教是教育:印赠经书、流通音像制品,展开佛教的“正名”活动。3、在祖国各地设立奖学金:在这短短五年中,法师在中国各地大学设立奖学金的学校共达八十八所,每年单单用于颁发奖学金的款额就达20万美元。[详细]
1、慈悲是佛教的基本教义;2、说法四十年慈悲利人天 ;3、捐款捐物救灾救心;4、灾区建校播种希望;5、祖国结缘由来已久。[详细]
2004年1月,法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亚洲非政府机构资讯网组织会议之邀,出席于日本冈山所举办的“教育永续发展”之国际会议。而后,2006年10月,法师及净宗学会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作为主办单位。在法国巴黎举办庆祝2550年的佛诞节。2006年因为安徽庐江汤池镇等各种因缘。法师参与了由英国广播公司,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日本广播放送协会(日本放送协会),中国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上海文广传媒等媒体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片--《和谐拯救危机》。[详细]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